美章网 资料文库 班级德育论文范文

班级德育论文范文

班级德育论文

班级德育论文范文第1篇

1.HOLD住你的情绪。

威信不代表大嗓门,在混乱的场面中,教师的突然出现,却一言不发,学生的第一反应就是奇怪,进而猜测,本来吸引他们的话题,进而转换为揣度此刻老师在想什么,即将会说什么,自然而然的,转移了兴趣之后就慢慢停止了吵闹,这也就是“此时无声胜有声”了。在平日的班级教育中,教师也是如此,要多多轻声说话,除了能保护自己的嗓子,远离咽喉疾病之外,老师轻声说话还有以下好处:①孩子浮躁时,老师声音太大反而让孩子们更加浮躁,这时老师声音小,能以静治动。②孩子喜欢模仿,当老师用很轻的声音说话,孩子也会用很轻的声音表达。③轻声说话,让孩子在这种氛围里受到感染,就如同进了图书室,孩子们自然不会大声喧闹。所以,“hold住”你的情绪,你就能“hold住”混乱场面。

2.HOLD住你的手脚。

班主任往往是极为辛苦的一个教师群体,曾经有位低年级的班主任跟我抱怨:“现在的孩子越来越难教了。我看他们不会扫地,于是就帮着他们扫,一次又一次,总以为他们会学会的,可是那天课间检查卫生,我们班因为有纸屑,所以被扣分了,在晨会课上,一起讨论扣分原因的时候,有学生竟然说因为我去开会没有扫地,所以才扣分的。我真是哭笑不得!”对于班级,我们要放手让学生去管理,这跟父母不能溺爱孩子事事包办是一个道理,当然,放手管理,不等同于放任管理,我们要给予学生地位、角色、活动和建议。设定小岗位,实行岗位负责制,能培养孩子们的责任意识,岗位设定要小,要细,一定要责任到人,不然就会出现“旁观者效应”,也就是个体帮助别人的利他行为,会随着旁观者的增多而大大减少,这种效应极易形成“集体性的坐视不管”和“集体冷漠”的局面。比如,老师把本子放在讲台上,然后对着班级的同学说:“待会把本子发一下。”结果是下了课没有人去发本子,胆子大一点的拿了自己的本子就走了,因为大家都不认为老师这句话是对自己说的,也就没有需要承担的责任。但如果把每一块的地方都包干到人,那他们也就成为了此块地面的负责人,当承担这份责任的时候,他们就会自主地去关注,这比老师批评要有用的多。因此,班级的事情,老师们不要处处插手,“hold住”你们的手脚,也就“hold住”了班级管理

二、“偷懒”以适切为基准

现代班级德育管理应充分发挥学生、家长的主体性,最大限度地使其成为德育活动中的参与者和自我管理者,这是现代班级德育管理的基本任务与内容。

1.适切的电话联系。

很多班主任都把“打电话给家长”当成是自己的法宝,上课讲话,打电话;作业拖拉,打电话;下课调皮,打电话;午饭捣乱,打电话……忙碌的班主任们,赶着打各式各样的电话,积极地做着家校联系与沟通,一一细数着孩子们在校的零零总总,生怕忘记了什么。面对没有起色的“顽固学生”,班主任们不禁恼火,抱怨家长连自己的小孩子都管不好,怎么能胜任父母的角色。殊不知,在反复接到“投诉电话”之后的家长,也在挂掉电话的那一刻深深叹息:“老师怎么连自己的学生都教不好,什么事情都要我们来管,那要老师又干嘛?”的确,与家长联系沟通,能够了解学生更多的情况是极为必要的,但是,如果把打电话告状作为班主任工作的依托,那就有些本末倒置了。频繁的电话,无论给学生还是给家长都会带来心理学中的“超限效应”,也就是刺激过多、过强或作用时间过久,从而引起心理极不耐烦或逆反的心理现象。与家长沟通要适当:首先是频率要适当,过度频繁,必然物极必反。第二是时间要适当。家长也是,适切的电话,就能使家校联系成效最优化。

2.适切的权力下放。

班级德育论文范文第2篇

创设班级德育情境的目的就是让班级学生在“精心创设或人为优化的教育环境”中进行情境体验、训练及践行等系列活动。情境体验等系列活动要达到预期的德育效果,创设班级德育情境应遵循以下几点原则。

1.1遵循目的性原则,创设目标情境。

“凡事预测立,不预则废”。目标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也认为,一个领域如果没有目标,那么这个领域就很容易被忽视。德育有很强的目的性,会表现出强烈的动机,能起到鼓舞与鞭策的作用;同时,德育目标也有约束作用,要求人们应该做什么或不应该做什么。明确德育目标是达成德育实效的前提,对个人而言,是形成良好道德品质的前提。创设德育目标情境,就是要把德育目标具体化,使之可参照、可操作、可量化、可实现。

1.2遵循主体性原则,创设主角情境。

学生既是教育对象,是客体,也是情境体验与参与活动的主体。学生主体性的内涵包括学生的个性、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教育的本质归根到底是对学生主体性的培养,德育也是如此。因此,创设主角情境,就是要特别关注学生在情境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这样既符合学生发展的个性化要求,又尊重学生在情境中的自我感受与体验,促进学生的自我成长。

1.3遵循生活性原则,创设生活情境。

德育应该是在生活中进行的。离开生活的德育,是空洞的、低效的,甚至是无效的。德育要根植于实际生活的土壤中,才是真实的,可及的。因此,创设的德育情境要反映社会的实际、时代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生活,了解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思想品德状况,才能令受教育者身临其境,产生共鸣;另外,道德、价值观都是比较抽象的,当我们脱离学生实际,大谈思想道德品质时,常会使学生感到逆反,而创设具体的德育生活情境,让学生看到身边的诚信、自律等品质的真实表现,则能使学生觉得亲切易懂,从而达到易接受终认可的德育目的。

1.4遵循活动性原则,创设德育活动情境。

包括德育在内的教育要“动起来”才能体现出活力与魅力。在活动情境中,人与人、人与境的互动,可以消除受教育者之间的距离感,陌生感和异己感;同时成功的活动一定具有强烈的互动性,使人与人都互为参照物,互为“情镜”,彼此产生类似“见贤思齐”的可参照感,这样更能使受教育者在活动中发现自我,表现自我,完善自我和提升自我。

1.5遵循情感性原则,创设情感德育情境。

德育本身就是一种情感教育。从情与境的关系看,情在境中,境为情设,情因境生,情境交融。因此,创设德育情境就是要融入教育者的情感,创设情境交融的德育情境。只有融入教育者的浓情厚意,才能最强烈地触动和激发起受教育者的情感和心理活动,才能最强烈地吸引其主动地加入体验与训练,并自觉践行,而不是消极地排斥或远离,从而促成学生按德育目标“移情育德”,使其在思想道德情操上不知不觉地得到陶冶与提升,逐步迈向更高的思想道德层次。

1.6遵循美育德育原则,创设审美德育情境。

众所周知,美具有无穷的魅力和感染力,美的情境引人入胜。因此,在创设德育情境中要善于发掘美,展示美,让学生在感受美,鉴赏美,表达美的过程中,陶冶性情,催化真善美的德性,鄙弃假丑恶的陋习,促进完美品格的形成,达到德育目标。

1.7遵循多样性原则,创设多样化的德育情境。

通过对“境”的理解与探究,我们认为德育情境包括德育物理环境、德育心理环境以及体现师生及学生之间关系的人文环境等;另外,根据德育目标具有阶段性的相对的静态性和随着学生发展阶段不同而改变的绝对的动态性特征,德育情境还可分为德育动态情境与德育静态情境。总之,德育情境创设越新颖多样,就越有吸引力,德育效果就越好。

2、创设班级德育情境的意义

一直以来,社会、学校和教育者都十分关注德育实效性的问题。特别是近年来,随着社会转型加速,中职学生的价值观越来越多样化,中职德育的实效性也倍受挑战。精心创设的班级德育情境,凝结着教育者丰富的教育意图,这样的“情境染缸”具有很强烈的主客体交融性,会对受教育者产生强烈且积极的影响力,对提高德育实效会产生很强的效能作用,具有更显著的德育意义。创设班级德育情境立足于比较微观的班级层面,突破了在学校层面开展比较宏观的德育环境建设,可以使教育工作更具德育效能,提高德育实效。一方面,对教育者而言,更了解教育对象,教育手段也能更具针对性,其责任也更加明确;其次,以一个班级的学生作为教育的主体,受众面比较小,教育者更能得心应手地开展工作;另一方面,对受教育者而言,微观的德育情境更可感可触,更具吸引力,更能激发受教育者的主动性,从而获得更佳的德育效果。

3、结语

班级德育论文范文第3篇

“教育用生命感动生命,用灵魂唤醒灵魂”。班主任作为一线的学生管理工作者,也是与学生接触最多、最得学生信任的老师,对学生的影响也最大,所以,班主任一定要本着“以生为本”的思想,着眼于学生未来的发展,树立“育人先育德”的班级管理理念,在班级管理上以构建良好的班风学风,促进学生精神成长为己任,而不仅仅局限于不出事。听障生因为听力缺失,

二、坚持“育德先育心”的班级管理原则

德为心性,教育的核心就是培养健康人格和心理素质。具有健康人格的人,将可能自觉追求成为一个有崇高社会责任的人,一个乐观积极的社会人,认同并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热爱国家,热爱生活,社会参与度高,正确定位自我,始终悦纳自我和他人,善于团队协作,愉快学习,快乐生活,乐于工作。这样的人富有理性精神与实践精神,会不懈进取,不断提高自己的满意度、幸福感与成就感。班主任作为听障生最亲近的老师,要借助和学生接触机会较多这一有利条件,以“勤”字当头———勤走、勤看、勤问,主动深入学生,细心观察,耐心倾听,了解每个学生的心声,对学生投之以爱,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以慈母般的心肠去关心、爱护、体贴学生,才能赢得聋生的信赖与理解,获得他们的尊重与支持,班级各项工作才能顺利地开展,思想教育工作才会收到良好的效果。浇花浇根就是这个道理。

三、坚持“育心要用心”的班级管理态度

教育是相互感化的过程,是良心的工作,不是技术活,不是知识层面的工作,而是由心而发的。要培养学生健康人格,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作为班主任,一定要设身处地为学生未来的发展着想,而不是急功近利,只顾眼前平安无事。

班级管理是最能体现“个别化”教育的阵地,班主任应让整个“教育过程充满美、朴素和纯净的爱”,即用心。笔者认为,主要体现在这么几个方面:一是一定要有良好的心态。不要对学生的期望值或目标值太高,只要看到他们在努力让自己今天比昨天好,就应该以宽容之心,允许学生犯新错误;以欣赏之心,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以激励之心,鼓励学生走出迷途,做值得学生信赖的引路人。二是一定要投入感情。教育是人影响人的崇高事业,是一项充满感情的事业,我国的教育家吕型伟先生认为“教育不是冷冰冰地把知识从这个头脑搬运向那个头脑,教育如果没有情感的濡染,是有缺憾的”。班主任一定要对自己的本职充满热爱之情,这是教育的开端。三是一定要研究你的教育管理对象。对班级的学生,一定要做到基本情况,如家庭、性格、兴趣、志向等了如指掌,整合各种信息资源,做到对症下药,事半功倍。四是一定要舍得投入精力和时间。德育是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工作,班主任一定要有耐心和恒心,日积月累,就会守得云开见月明。五是教育方法一定要因人而异。不同的教育对象,即使存在相同的问题,也不能图一时省事生搬硬套使用相同的教育方法,如此只能适得其反。一定要注重德育方法研究。时代不同,教育对象不同,班主任的教育方法也要与时俱进,要有突破,有创新,要了解学生感兴趣的事情,找到共鸣点,如此学生才能乐于接受、采纳。六是一定要善于倾听,善于沟通。尊重学生,给他们倾诉的机会,通过分析,找到问题症结,传递正确思想和方法,达到有效沟通,实现双赢。

班级德育论文范文第4篇

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并不是纯粹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更不是尊与卑的关系,而是平等的教与学的关系,师生的人格是平等的。因此,在对学生的谈话教育中,不能是命令式的口吻,也不能是训导式的口气。教训学生,强行灌输德育意识给学生都是没有遵循师生平等关系原则的。需要的是平等式的、友好式的、商量式的谈话,最终的结果不是学生向教师妥协,而应该是友好地解决问题。谈话教育中,教师要尽量克制自己的情绪,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切忌侮辱学生的人格,只有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真诚,感受到教师的爱,他们才会从心底里接受教师,才会听教师所讲,才会真正在行动上改变自己,从而达到德育教育的目的。

二、明确谈话教育的目的,确保针对性

对学生开展谈话教育,无外乎是把教师的正确观点和对事情的正确看法向学生陈述,并让学生在与教师的谈话中,接受教师的观点和看法,最终内化为学生的行动,内化为学生的习惯。谈话的方式多种多样,态度也各不相同,要确保谈话教育取得实质效果,不能对班级上的所有学生一视同仁,需要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不同性格、不同问题形成各自的谈话教育方案,运用不同的方式和不同的态度,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谈话教育,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

三、明确学生类别,有目的地进行谈话教育

一般情况下,每一个班级的学生都有几十个,如果要短时间内一一谈话,这是不太可能的,因此,要讲究方法,在节省时间的基础上,又能充分了解整个班级中各类学生的情况,就只能先选取班级中的典型学生进行谈话。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根据学生德育和学习情况将学生分为三类:优等生、中等生、后进生,然后在这三类学生中分别选取各类学生的典型学生开展师生谈话工作,以点带面,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在德育教育中因人而异,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方法,确保有针对性的谈话,确保收到良好的谈话效果。

(1)与优等生谈话。

班级中,优等生的数量较少,约占15%左右。优等生各方面均表现不错,但并不是无话可谈,并不是没有谈的必要。对优等生开展谈话教育,就是要让学生学会谦虚,不能太自负;对学生开展提醒式的教育,则是让优等生学会正确看待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学会扬长避短,促进优等生更加全面地发展,提高优等率。

(2)与中等生谈话。

这部分学生在班级中占的比例最大,约70%左右,大多数中等生都差一点积极进取的精神,有“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意识,学习动力不足,对于这部分学生的谈话教育,最主要就是给他们打打气,加加油,鼓鼓劲,以表扬为主,让他们知道自己也很聪明,只要努力,成功也会属于自己,谈话教育中要以鼓励为主,帮助他们树立更高的目标。

(3)与后进生谈话。

这部分学生所占比例不大,约15%左右。后进生的原因多种多样,或是家庭环境,或是个人兴趣,或是前期教育,原因不胜枚举,但表现形式都大同小异,就是不思进取,喜欢捣乱,认为自己天生愚笨,没有前途也没有希望。对于部分学生的谈话教育,教师就需要找到他们的闪光点,让他们知道每个学生的智商都是一样的,成功都是1%的智慧加99%的汗水,要取得成功,就必须付出加倍的努力,只要努力了,人人都会取得成功,从而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

四、做一个合格的听众,学会倾听学生的心声

班级德育论文范文第5篇

一、以德育学分改善言行

对班级学生的平时表现,我采用“德育学分制”来考核学生,并且将德育学分作为学生评优评先、获得奖学金的主要参考数据。因此,它对学生来说是重要的,更能得到学生的重视,提高学生做事的积极性。而文明用语、文明行为,加入了德育学分的考核中。以德育学分来约束学生的不文明言行,这必定能起到一定的作用。学生在说话时,多少会注意些,或者说出口了就能及时意识到自己说了不文明的语言。同时,也要逐渐让学生养成将垃圾扔进垃圾桶、及时关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的习惯。不忘及时给做得好、有进步的同学们加分,并且加分的力度要大。尽量多加分,少扣分,以形成一种正能量,让学生多看到好的一面,多多向好的方面发展。

二、以读书提升学生修养

职校学生的作业量少,学习压力小,可以说学生有不少的空余时间。这些空余时间不能好好利用的话,学生更多的时间就会无事可做。在课余时间读一些好书,是一种不错的选择,可职业学校的学生,不少同学是不爱看书的。这就需要班主任想法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比如建立班级图书角、规定每周至少看一本书、做好读书摘记、每周一篇读书随想、每月利用一次班会课让每位学生推荐好词好句好段、在规定时间内师生共读一本书再展开探讨。通过多读课外书,来陶冶情操、提高学生自身的修养,让学生的不文明言行在无形中逐渐得到改善。

三、以主题活动,深化文明礼仪内涵

适时开展“文明就在我身边”“文明我先行”“与不文明说再见”等系列主题活动。一个学期开展一次主题班会、在校园范围内做一次宣传、到社会上参与文明志愿者活动等。努力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修养,让学生带着文明感受家中的和谐与幸福、感受家中的爱;让学生带着文明在学校与老师同学和谐相处、融洽友善,相互之间多一份温情,减少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矛盾,使校园的文明氛围更加浓郁,为学校树立良好的形象。让学生带着文明,影响社会,让社会更加文明。

良好的道德素养,是学生终身健康发展的基础,是提升学生形象的内在需要,是良好班风形成的重要举措,是创建和谐校园的基础。把现代道德文明与传统美德结合起来,科学地、有目的地、有计划地对中职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引导他们从掌握校园公共场所的文明礼仪基本知识开始,使他们能正确地调整自己的行为和思想,并内化为自己成长成才的需要,逐步学会做人、养成良好的个人言行习惯。要让学生把在家是个好孩子、在校是个好学生、在社会上是个好公民作为自己的生活目标。学生良好的道德规范的养成,对于社会来说,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对学校来说,是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家庭来说,是提升家庭涵养的重要方面;对学生个人来说,是为了自己的健康成长、为自己铺好一条通向成功之路。

作者:徐燕单位:江苏省张家港工贸职业高级中学

第二篇

一、利用集体活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我们农村学校受各种条件的限制,开展的集体活动相对较少,这就要求教师挖掘农村德育资源,创造性地创设环境,开展丰富多彩的班集体活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例如,我在班级开展“爱护环境小标兵”评比活动,培养学生爱护环境的意识;在班级开展“英雄人物故事会”的活动,学生搜集英雄人物的故事,既了解了这些英雄人物热爱祖国的事迹,又丰富了知识,还受到了德育教育,一举多得;在班级开展“学雷锋我最棒”活动,学生不仅走出班级,还到村中的困难户家中做好事,受到了社会和家长的赞扬。利用这一件件集体活动,学生在活动中尊重他人、团结互助、互学互进,感受到了集体的温暖。集体荣誉像一条纽带把学生连接在一起,班风更加积极向上了,学生的道德品质也更高了。

二、利用好主题班会

主题班会是班主任根据教育要求和本班实际情况开展的具有德育教育功能的活动。主题班会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艺术性、参与性于一体,寓教于乐,既能陶治学生的情操,又能转变和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我十分注意利用主题班会这种形式来加强德育教育,达到育人的目的。我们班这学期策划了许多主题班队活动,例如,我们爱劳动主题班会、我们讲文明主题班会、我爱班集体主题班会等等。在这些班会活动中,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培养,更重要的是对学生进行了思想品德教育,学生在活动中受的教育比单单我讲的道理要理解得更为深刻。

新时期对学校德育工作有了新的要求,作为班主任更要发现德育教育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探索新的方法:一方面要做到为人师表,以身作则,身教重于言教,发挥榜样的力量。班主任是学生行为的引导者,学生会观察班主任的言行并进行模仿。因此,要求学生做到的,班主任首先应该做到。尤其是在一些小细节方面。班主任为人师表,才能以自己的人格力量影响学生,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另一方面要以情感人,对学生要充满爱心,做学生的德育工作要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要将心比心,以心换心。再有就是完善量化管理制度,利用小学生守则、日常行为道德规范等,建立学生操行评分制,每日根据学习、生活各项活动的情况总结评分并加以奖励、惩罚,在严格管理的同时加强德育教育,把规章制度的要求变成学生的自觉行动,为做好德育工作提供机制和制度上的保证。

班级德育论文范文第6篇

学生在学校除了获取知识,还要在学校学会做人、寻找友谊、发展个性等。高中教学中,学生的发展取决于与之接触、交往的人和环境,班主任需要为学生营造一个和谐的班级环境,这对提高德育的有效性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实践证明,开展集体活动是进行德育工作的一个很好的载体,而活动要在一个特定的群体内进行,也就是班级。这就要求班主任和所有学生都要投入到德育教学工作当中,精心设计班级活动,在不影响学生学习的前提下,充分满足学生对知识、美丽、友谊、快乐的追求,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全面展示。营造一个和谐的班级环境除了开展活动,班主任还可以通过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解决日常生活中出现的各类问题。

二、改变传统德育思想

反思当前的德育教学工作,大部分班级仍然以灌输为主,传统的思想品德、班会基本上是教师对学生进行说教,近几年,德育教学过程中虽然增加了教师与学生的交流,但是效果仍然不理想。受到传统德育教学的影响,这种教学方式严重违背了德育的规律,无视学生的感受,同样也失去了德育的有效性。所以,要提高高中班级德育工作水平,就要打破传统,全面改革教育教学方式。高中班主任在进行德育的过程中,除了采取必要的班会,还可以让其他元素融入到班会当中,比如实施一些小的“奖惩”措施,对于积极举手发言,与老师和同学交流的学生给予一定的奖励,对没有发表言论的学生进行小小的惩罚,既活跃了班会的气氛,又锻炼了学生的沟通能力,同时实现了德育的目的。

三、班主任与学生要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为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班主任必须做到以下两点:一是尊重、理解学生。在教师心目中,学生应该是一个完整而独立的个体,班主任在日常生活中,要热爱学生,以实际行动关心体贴学生,要多与学生谈心,了解学生家庭状况和心理状况,认真听取学生相关建议,获得学生信任;二是面向全体学生,不忽视学困生,不宠爱优生,一视同仁。德育工作绝不是某种道德规范、原则的简单灌输,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的推理、迁移、判断能力。同时,作为班主任要正确认识到,学生才是德育工作中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引导者、组织者和指导者。

班级德育论文范文第7篇

1设计师工作中对设备的需求如何让自己高效快速又灵感充沛地作业,无疑是办公区域最重要的使命。现代化的机器办公手段已经取代了原始的手工操作,电脑、打印机、复印机和扫描仪等办公设备几乎覆盖了所有的家庭办公,也逐渐成为他们办公的好帮手。对于一些家庭办公的设计师来说,分别购置单一功能的办公设备增加了预算压力,又浪费了有效空间,工作效率更是受到了很大的影响。而目前市场上的最新状况表明,多功能一体机因为其占用空间小,功能多样,使用方便等特点而逐渐成为设计工作室的首选。它能轻松地帮助设计师们消除烦恼,提高他们的工作效率的同时也节省了空间,高品质、高效率的办公用品成为最合适的办公助手。而一体机也成为的家庭办公设备的发展趋势。

2设计师对个性化设备的需求在竞争激烈的当代社会中,设计师的压力大,工作繁忙,家既是他们的栖身之地,又是工作空间,对于办公设备的依赖程度比较高。从事设计的工作者除了要求办公设备实用和灵活以外,还能突出其个性化,展现其个人品味,所以,办公设备需要为他们带来精神上的愉悦。由此可见,办公设备与设计师的关系上升到精神功能层面,即以实现某种使用功能为基础,营造出某种具有风格意向的办公氛围。主要是从办公设备的形态、色彩、质感、灯光营造等方面考虑。以往的办公设备太注重体现工业时代的机械化、科技感,造型方正平直,色彩冷漠,材质多选用钢材、玻璃等科技感强烈的材料,只是考虑提高效率,没有考虑人的心理需求。我们应当引入生活美学,在冷色为主的办公设备中加入暖色,如红色系、橙色系等,将冷暖相互搭配。

3办公空间与设备的关系:办公设备、办公家具和室内空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设备的用途、摆放位置等都取决于它的“空间”传达出来的信息。设备作为一种产品,不仅具备使用功能,也具备精神功能。它可以分隔空间、填补空间、改善空间效果、利用空间,使其发挥最大的使用效率。不少人对家庭办公室的看法却往往停留在“一台电脑配打印机、一部电话带传真机、一条ADSL就足矣!”对此,设计师认为,功能的配备诚然重要,但要真正提高办公效率,却还得在家庭办公室的格调地方下些功夫。选择房间、风格定位、费用预算、办公设备、家具挑选、灯光设置、色彩搭配、装饰配衬等具体细节都得一一考虑。空间的表达形式除了利用实物分隔之外,还可以利用一些视觉感知形成一定的心理空间,例如色彩、灯光等。不同的色彩可以在视觉上对空间结构进行划分并对建筑结构本身的一些问题起到修正作用。设备设计中同样存在色彩设计,色彩不但可以利用色彩的变化达到“间”的作用,对设备的不同构造部分采用不同的色彩搭配,划分出不同的空间,从而营造出一种心理空间。

二、设计师办公设备的设计构想:

通过调查分析,对于设计师的职业特征与家庭办公设备的特点需求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设计师生活上没有固定的规律,办公空间不仅要满足工作的需要,还要与居家生活协调。上文通过论述分析了设计师职业特征及其办公环境的特点,对办公设备提出了一些设计需求,现针对办公设备提出一些设计构想。

1设计师家庭办公设备系统设计:在分析设计师工作流程后,为方便设计师的工作,构想一个适合设计师家庭办公的设备系统(如图表所示)。整个系统主要分为资料输入、资料编辑、资料输出三大部分组成。资料输入包括记录、录音、扫描、收纳的功能。可以利用当今的科学技术,构想设计一个电子板将设计师调研时记录的图文资料及随手纪录的创意手稿即时记录保存,并可上传到电脑转换成数字文字与图形,进行数字化管理与应用,让使用者方便储存、编辑与分享。由于设计师经常需要手绘一些A3以上的设计草图作为概念的展示,为了保存手稿至电脑里进行修改及与客户交流分享,但是通常扫描后都需要采用PS软件进行拼合。为此,系统中的扫描功能构想以手动形式完成,造型轻巧,可以直接手握在书籍等文本资料上进行扫描纪录,同时也可以上传至电脑进行格式转换,方便使用随时进行编辑。收纳功能是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构想一款电子书夹,把大量层叠的设计草图、文案资料等所有的材料都分类放置,条分缕析,在使用者需要查找翻阅时,只需要在系统终端输入文件名等相关信息,电子书夹就会有发光或发声提示,让使用者可以及时找到所需要的文本资料。使整个办公环境井井有条,更加舒适自然,从而提高工作时的效率。当今网络空间的建立,系统中所储存的资料信息可以通过网络进行信息交流、传递输出,有利于资料的共享,增加与客户沟通的便利性,有助于设计的决策。

2设计师家庭办公空间与设备设计:考虑到居室面积的局限性,尽可能不用固定的隔断来划分和组织各功能单元,而是采用灵活的办公设备与家具来围合出不同性质的空间,这种方式会让各个空间功能变得更加灵活。而对于办公设备的设计要处理好家居气氛与办公气氛的矛盾,应该尽可能的将两者协调起来,将办公间与其他的功能空间进行统一规划,并形成统一的基调。在不破坏家居氛围的前提下,在工作空间区域添加一些比较明快的色彩,可以振奋人的精神,从而提高工作时的效率。

3设计师家庭办公设备的个性化设计:在办公环境中整日忙碌,人容易疲劳,容易导致心理压抑,而不同的办公设备会带给人不同的生活观念和工作方式,因此要充分考虑设计师的心理感受,办公设备应满足设计师的需要,更显多样性、个性化。构想办公设备在色彩上要更具个性化,在色调上打破黑灰的主色,以明快的橙、绿、蓝等色调满足设计师个性化需求。材质上趋向健康多样化,可以尝试采用不同的材料搭配,实木的厚重,皮质的奢华,玻璃、金属的冷艳等,都能展示出唯美特色。而在造型上,兼备舒适度与艺术性,除了传统的方正造型外,还可以设计成半圆形、U形以及不规则形的几何造型,使之仿佛是美轮美奂的艺术品的同时也能更加方便使用者的操作,体现出人性化的设计。

三、结论

班级德育论文范文第8篇

(一)劣势1.起步晚,活跃度较低,影响群体有限随着SNS互动社区、微博等新型网络媒体的不断创新,大量学生热衷于社会商业网站和论坛。易班在聚集人气方面与一些社会网站相比还存在较大的不足,学生淡化易班的使用,从而影响网络舆情事件化解的效果。2.信息甄别及敏锐度欠缺应让学生用户在易班上面更多地“发声”,丰富易班这一意见发表和交流平台,并展开方向性引导。易班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载体,部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承担着易班的建设和管理责任,但对于学生通过易班反映的问题而言在网络信息的分析、甄别以及敏锐度上还远远不够。

(二)机会1.手机客户端成为新的起跑线拇指时代,手机客户端正逐渐成为各大社交网站的延伸服务选择。这与高校学生对即时性信息越来越高的要求密不可分。操作简便、节省流量的手机客户端软件是学生乐于安装和使用的。在这一点上对易班而言是一次用户巩固和拓展的契机。2.商业社交网站现衰落迹象从社交网络的发展趋势来看,人人网、开心网等逐渐衰落。可见,一旦学生用户对游戏失去兴趣,或者其关系群体的偏好发生转移,原来的强黏性就迅速消失。在社交网站普遍衰落时,如果能够抓住学生用户将进一步扩大易班的影响力,对舆情的把握也将更加真实准确。3.现实动态和网络动态可双重把握对于一般机构来说,可以较容易地在网络信息收集方面取得成果,但是对于易班而言,不仅可以在网上实现对信息的深度搜集,还可以依靠网上网下的信息校对对舆情状况作出更加准确和深层次的研判。

(三)威胁1.用户网络信息安全风险高易班实行的实名认证方式使得易班掌握了大量的学生信息以及教师信息,这些信息的安全性问题比一般的社交网站面临的威胁还要巨大。尤其是在信息窃取日益猖獗之时,拥有信息是优势,但同时也容易成为软肋。2.对舆情的过度反应引发异议在对易班舆情的处置过程中,要重视易班舆情信息,但不能草木皆兵、过度反应,避免学生对易班的异议。3.易班成为舆情信息扩散的加速器易班在聚集学生人气的同时,也存在被利用的风险。在某种程度上,易班也可能成为学生群体间信息传导急剧加速的加速器。一旦管理、引导不善,易班就会变成学生舆论的集中发酵场。

二、健全和完善易班在化解与引导高校网络舆情事件中的工作机制

(一)思想引领:发挥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渗透作用1.宏观引领——树立从平台到阵地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观念不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仍存在“易班平台论”的看法,用考量网络信息载体和平台的方式去评判易班的功能,在易班的用户体验难以达到互联网前端平台的发展水平时就搁置甚至放弃对易班的使用。事实上,易班并不仅仅只是传统的网络平台,作为拥有教育教学、学生思想动向等一手资源的阵地,易班接受和汇集大量信息的同时,发挥着学生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自我教育”的功能。高校应当充分认识到易班的思想引领作用,将核心资源和讯息整合到易班网上。2.微观设计——打造从被动到主动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途径尽管易班管理机构也在不断更新软件和提高用户体验,但完全依靠技术和使用体验来吸引学生具有较大的困难。为此,作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摆正使用易班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的心态,找准立足高校、体现特色的高校易班发展模式,努力整合校内资源,从三个方面主动打造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途径。首先,实现对“人”的渗透,即为大学生搭建从入校开始的网上家园;其次,实现对“组织”的渗透,即为校内各类组织搭建网络平台,培育组织对易班的用户黏度,同时也强化易班本身的资源优势;再次,实现对“校园”的渗透,即举办一系列将易班和高校文化契合的网上网下活动。

(二)观察研判:注重有效信息的收集与整合1.易班舆情热点特征在易班上散落着大量的学情信息,这些信息存在于班级讨论、社区活动等各个角落,通过帖子、博客、微博、相册、论坛、站内信、评论、投票、视频等反映出来。只有抓住易班网络社区中的热点事件,才能进行即时监控。易班网络舆情事件一般都是校园里师生熟悉的事件或者由其演化而来,如国家奖助学金评定、发展党员、评优评先、就业推荐、后勤服务、宿舍管理等。此外,一些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热门话题等也会引起学生极大的关注兴趣。这些事件往往具有较强的刺激性、冲突性,会很快触动大学生敏锐而活跃的思维,引发他们强烈的情绪反应。2.易班舆情爆发时间规律高校的学生管理和服务工作具有周期性特点,这就牵动着易班舆情也会随着校园重点事件的出现而呈现出不同的时段特征,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因此,现实中校园热点事件出现的阶段,也是易班网上舆情极易出现的特殊时段,如推优入党期间、国家奖助学金评定期间等。同样,社会热点事件产生前后也是易班网络舆情出现的高发时段,如每年两会召开期间、重大节庆期间等。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来说要把握这一节奏,做好易班舆情的前期预测和疏导工作。3.易班舆情的收集和判别手段除了文字表达,很多表情、动态图片等也成为学生表达诉求的另一种方式,但通过简单的文字检索是不能及时发现的。因此,应在易班工作中有意识地开展切块式的舆情监控和信息收集。根据各校自身舆情掌握情况,汇集成为更高层面的整体信息。同时,易班信息收集工作应前瞻性地注重日常易班学情信息的收集整理,将零散的信息进行跟踪整合,作为学情动态日积月累起来。通过学生在易班上反映出的零散的碎片化的信息,研判舆情的发生和走向。从制度层面讲,应以班级为基础单位进行关注,锁定敏感问题或特殊用户,再放大到学校更大范围的舆论场中进行比对,从而研判舆情热点是否形成、舆情发展所处的阶段以及舆情的后期走势。

(三)深入疏导:多层面意见领袖及时发声1.组建多层面高素养的意见领袖群从易班意见领袖的构成上看,由于易班的受众群体相对固定,信息内容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管理工作密切相关,根据“校园媒介-意见领袖-大学生”的传播模式和易班的实名制注册机制,易班可以集中班团干部及学生党员、辅导员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组成其主要的意见领袖群。班团干部和学生党员能够通过朋辈教育和非权力性的影响力达到潜移默化的舆论正面引导作用;辅导员可以在易班上亦师亦友地从心理疏导和道德教育层面多形式地进行舆情疏导;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可以通过易班视频授课、易班新闻专栏点评等方式引导舆论发展方向。2.统筹意见领袖群的舆情引导方式易班可以将意见领袖群纳入舆情管理团队中去,通过定期培训、考核等方式进行舆情研讨,在对接大学生德育要求的基础上设置合理的舆情引导方式。例如,班团干部和学生党员可以通过点赞、转载和评论等方式对正面积极的舆论表示支持和拥护,对负面的舆论导向予以抨击和抵制;辅导员可以通过在易班上班团活动的形式,进行网络谈心,开展班级事务线上管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则可以在对接社会官方微博的基础上传达积极的德育理念和时事新闻评论,通过专业评论等手段引导舆论走向。3.协调意见领袖的舆情推进时段易班在开展网络舆情化解和引导的过程中,应从舆情前、时以及后的一段持续时间里分阶段分形式地设置意见领袖的发声时段。针对网络舆情的演进过程,科学设置意见领袖的发声内容和发声方式,在酝酿期洞察大学生群体的舆情反应,预先予以疏通;在高峰期缓和大学生群体的极化心理状态,适时予以化解;在衰退期改变舆论导向,减轻学校公关压力,在缓和学生情绪的基础上引导积极舆论航向。